甘肃省庆阳六中欢迎您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管理登录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视野 » 正文
 

《教研视野》2013年第14期(总93期 )

发布时间: 2014-01-04 15:38:0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编者按:

学校于201392日至96日一周军训期间,举办为期五天的新课程实践操作层面的教师培训。在培训会上高二年级组赵永涛和郭利老师分别就《文、理科导学案编写应用解读》作了报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导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而本次报告就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进行解读,实用性强、有的放矢,有效解决了课改进程中导学案运用过程出现的新问题,新疑惑,对于指导深化课改大有裨益,本期刊发两篇报告,请大家认真阅读,悉心揣摩。

 

 

文科“导学案”编写应用解读

赵永涛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从本质上讲,“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1、体现出的师生主体地位不同:“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导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对学习方法的关注程度不同:“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但教案的编写,往往是以我们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于“导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因而,“导学案”的编写需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以便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对学生学情的把握程度不同:“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把握学情,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学生对文本预习效果不同: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重要的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是很有限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较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导学案”中设计的提问变成群体行为了,每个学生在课前都看到了饿,给每位学生都提供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所以,只要是有心人,必然提前思考,课堂提问中,也能出现大量个性的回答 ,而不再是“一窝蜂”式的回答。

三、“导学案”的基本构成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和方向,一节课完了之后再观照学习目标,能轻易地看出这节课是不是有效课堂。从而能有效地控制课堂内容和节奏,达到共享优秀教育资源,让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目的。也能让学生提前知晓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但是要注意,学习目标的设置数量不宜过多,以2-3个为宜。学习目标的阐述,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传统教案中的“假、大、空”等现象。

2、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突破重点。

3、知识结构。用网络的形式展现知识系统,便于宏观、直观的了解。(个别科目,如政治、历史,已经在大量使用,效果不错)

4、学法提示。引导学生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

5、学习过程。包括相关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示、启发点拨、作业等。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导学案”模式下的学生学习特别重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所以,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使用,都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

6、考题例析。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考试中的考查方式,以什么形式、题材、材料来设计问题,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这是区别于教案模式下教学的较大的一个变化,也就是将以前习题课的部分内容常规化到每一节课堂中了。从这个角度看,“导学案”模式下的教学其实更有助于学生“应试”。

7、巩固练习。“导学案”中的基本因素,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8、课堂小结。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教案”教学模式下,该项工作往往由老师完成,而“导学案”模式下,课堂小结一般要由学生来完成,这也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

当然,每份“导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因素,可以根据学科的具体实际适当增删。不同课型的“导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导学案”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自学提纲,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四、“导学案”的生成步骤

“个备”-“群议”-“修订”-“共享”-“完备”

“导学案”要经五步生成,基本流程为: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教研组会议“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再由主备人“修订”,然后出稿,交由教务处统一打印,教师和学生人手一份,师生“共享”备课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教师在“导学案”上利用“课后反思”等形式进一步补充完善,以期达到“完备”的目的。由此看来,“导学案”的生成,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方案的交代,它既有课前的预设,也有课堂上的火花,更有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它是一项动态的,不断延续的,有更多人参与的重大的教学工程。

五、“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1、课时化原则

实际教学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课时编写“导学案”。因此,一个课时必然对应一份“导学案”,而每一份“导学案”都应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一年多的经验,我们发现:从“量”上来看,一课时的“导学案”内容以A4纸正反两面铺满为宜,过长则不易操作,失去“导学”的意义。从“质”上来看,学生预习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过长则势必导致各学科互相掐架或学生应付了事等不良现象。 

2、问题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中需要设置很多问题,“如何设置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复杂,有很多细节我们不可能三言两语说清楚,但是,有一些规律和技巧: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合作探究类问题应当确实具备发散思维空间,应避免无意义的讨论或者形式上的讨论。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  

编写“导学案”时我们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这就要求“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1、坚持提前发放。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按比例批阅或全批,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导学案”,但要防止“小组长”或“课代表”代替教师的批阅。我要强调的是,“导学案”不能过早过量发放,否则既不能达到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的目的,也不利于“导学案”的保存和整理。

2、要求独立自主。学生使用“导学案”时要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一定要杜绝学生课前预习时抄袭他人,弄虚作假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一方面, “导学案”梯度设计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班内“学习小组”建设不容忽视。

3、课堂灵活掌控。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真正地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4、课后认真反思。学生需要课后反思,认真复习,老师也要有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导学案”不可能涵盖所有知识面,课堂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及课后查阅“导学案”等环节及时反思,查缺补漏,快速有效地解决课堂上的遗留问题。

5、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本文作者系庆阳六中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理科“导学案”编写应用解读

 

一、如何使用“导学案”

(一)、导学案使用中的“三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导学案使用时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三件宝贝,“三宝”即“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活页夹”是专门用来搜集、留存“导学案”的。

“双色笔”在高效课堂上起到极大的作用。一般要求学生在接到“导学案”后,即进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自学。在自学中一旦遇到“拦路虎”,“双色笔”就派上了用场。让学生把不会的问题标注出来。

“双色笔”标注法,让学生在“自学”中确立个人化的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对学”或者“群学”,解决自己存在的困惑,就算初步完成了任务。

学生在解决困惑之后,还应使用“双色笔”把曾经的“拦路虎”整理抄写在“纠错本”上。一个学期下来,不同学生的个人化复习资料就汇集起来了。这样在复习时就方便多了,针对性和目标性就更强了。使用学生“三宝”的唯一目的是为学生解决“学会”、“会学”的问题。初期给学生配备“三宝”,难免会出现不会用和不习惯的现象。但正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不跌几个跟头,怎么能学会呢?

现代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一旦“失去”了依靠,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其超常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千方百计地创造方法,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

(二)、“五步三查的课堂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1、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根据上节课了解的情况对重点学生重点问题进行检查。

2、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也是“三查”的第一次学情调查。

第二步:对学、群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1、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新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中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2、对教师的要求: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回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准备展示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确定大展示的时间、内容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对学生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2、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进行第三次学情调查,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  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三)、导学案双批双改

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了解学情及重点展示内容,待展示过后,学生要整理、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二次批阅教师要针对学生对导学案补充完善情况加以了解和评价,教师要尤其对学生在预习阶段出错的题目进行批阅,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二次批改教师要对学生做题方法技巧进行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及时补充提升。

二、使用“导学案”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带入——体验——感觉——兴趣,至此老师的主要任务完成。

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燕老师在锻炼身体方面做得是最好的。有一次和燕老师聊天,说他老婆以前从不锻炼,他让跟他一块去锻炼,老婆一直不愿去。后来又一次他强拉着老婆去广场跳舞,谁知跳了一次后,第二天竟然主动要求出去锻炼,比燕老师锻炼还积极,有一天天气不好,燕老师说别去了,歇一天,但他老婆还是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只要将学生带入学习中,一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你不让学生学习学生都要学。

《中国教师报》的李炳亭把教师的作用,称之“为李大娘报仇”。共产党当年是大刀长矛对机枪大炮,但没有一个怕死的。共产党队伍出发前,李大爷身穿打满补丁还露着破棉絮的衣服,颤抖抖地出场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同志们哪,日本鬼子忒狠啦,狗汉奸忒坏啦,你们李大娘昨天晚上……呜呜!你们可得给李大娘报仇啊!——呜呜——”李大爷哽咽着说不下去了。“为李大娘报仇!”“为李大娘报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狗汉奸!!”“血债要用血来还!!!”战士们摩拳擦掌,群情激昂,枪栓拉得啪啪响,枪上的刺刀明晃晃,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了上去,这时候李大爷的作用就结束了,至于怎么打仗就是战士们的事了。

“为李大娘报仇”这句话涵盖了教师的最大作用:“点燃”,还可以形象的说是把湿柴火弄干,如果你不注重这个上来就讲,讲完就走,柴是湿的,讲有什么用?教师要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形成干柴烈火。之后教师就要充分放手,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二)、教师必须放手,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学生为什么厌学?为什么在网吧里却不厌学,现在我们思考:假如用传统课堂的手段去网吧上网会怎么样?你看,假如像上课一样上网,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端端正正的坐好——开始上网,上网只能按规定的方式玩规定的游戏,还要写布置的作业,下课铃响,停止上网。那么学生还会对网吧感兴趣吗?我相信网吧也成了枯燥无味的教室了,学生肯定会逃离的。

教师就像媒婆,扯上线还有你什么事,剩下都是人家的事了,爱咋咋的,别瞎操心,如果你还在那指手划脚,等着上课铃声响起说:“开谈”,然后由男先发问,女用标准答案回答,接着教师重复标准答案;然后改由女方发问,男方用标准答案回答,接着教师至少重复一遍的标准答案。如果这样谈恋爱,爱情将索然无味。

还有人说:学习好比是打麻将,四个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成员都是构成学习生态的“无可替代”的角色,即便这个人牌技很差,但离开这个人是成不了局的,因此我们不要歧视每个学生。

教师当然不能代替学生打麻将,在打麻将这件事上,其实每个看客都喜欢扮演高参的的角色,自以为聪明,看客心理说明每个人都喜欢对别人的事指手划脚,“观者不语”这句话有可能不只是一种礼仪,很可能它在昭示一种学习规律。对于操作者而言,留什么牌,出什么牌,他肯定是按照自己的和牌需要,在一圈圈、一张张的经历中加以建构的。假如我们把每张牌理解为不同的知识点,把一圈比喻成一个学习过程的话,需要什么和舍弃什么,其实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即使他犯错了,影响了正常的和牌,他因此得了大和也未可知,即使最终仍不能和牌,但他却在这样的失败中形成了经验。其实学习即体验,如果我们代替学生去打麻将(去体验),那学习就不是发生在学生身上,而是发生在教师身上,与学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在这个比喻中,我们要记住,无论多爱我们的学生,有一种东西终究无法代替,那就是经历。一个人被代替了经历,他很显然是长不大的。这个道理还可以借助另外一个比喻来说,要想让学生会游泳,就必须敢于让他下水!教师必须要放手,敢于让学生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三)、“引领”而非“叫停”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当遇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与预先设计的有所偏差,影响到教学进度时,课堂上老师们经常任意而武断的“叫停”。比如展示环节,学生正讲得眉飞色舞,如痴如醉,老师却急不可待的站出来“停停停,这个问题不是这样的,我来讲讲!”于是,学生刚刚被激活的思维火花被老师的一盆冷水给无情浇灭了。就像高一的时候三班有个学生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但是又回答不正确,让人很着急,而且往往一说就是好长时间,有时候我一着急就会打断他的话,自己说或者让其他同学说。然而,现代课堂面对学生思维的游离,需要的是教师适度的引领而非尴尬的叫停。

老师简单的叫停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的发言,可能经过精心酝酿,也可能是现场生成,甚至是此情此境的率性而为,不管什么情况,也不管讲的内容是否合理准确,最起码,他的思维被高度激活,学习、探究、交流、展示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是说,他此时已进入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这种高度兴奋的状态如果被制止,叫停的则不仅是学生的错误了,还有他们放飞的思维和学习的激情,使其得不到合理释放而搁浅。而这,才是课堂“叫停”行为最令人扼腕叹息的地方。

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老师的叫停行为使学生感到课堂是不安全的,老师是不值得信任的。这种不安全感和信任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学生们就学“乖”了,学“聪明”了,再不会傻乎乎的一味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等着老师讲授,等着其他同学发言。很多老师埋怨学生发言不积极、懒惰、畏难时,是否想到其实是我们日常一些不经意的行为造成了学生的顾虑和迟疑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到该出手时要出手,出手时机很关键。出手早了,压抑学生思维,伤害他们表述的热情。出手晚了,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什么时候合适?当学生展示、点评、质疑层次较低,无法达到预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时,教师要适时介入,进行诱导,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课堂的制高点,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跨越,从而达成预设目标。我认为任何时机的引领都不应该打断学生的展示。

至于引领方式,要体现出诱与导,引而不牵,领而不替。即只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自己走,过程让学生体验,结论让学生得出,教师绝不包办替代。我在教学中经常这样引领学生:1.“挖陷阱”“埋地雷”。在关键之处给学生挖陷阱埋地雷,引诱学生跳井触雷,让其他学生施救。2犯错误,引争论。在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我要故意犯一些错误,引起学生争论,让错越争越清,理越辨越明。3.装傻子,提疑问。把问题提出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体验。

(四)、“活与实的对立统一”冰山原则

一些理科老师总是谈到他们的困惑:学校在进行课堂点评时,总强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全部参与了课堂活动作为首要标准,但像物理、数学这些理科科目的气氛与文科的相比,课堂气氛难以调动,有些时候想尽办法让他们开口说话,但总觉得他们的表述不严谨,效果不好,该如何处理?相对于文科课程而言活更多的指学习形式,如语文学科就读这一环节而言,就有“默读”“朗读”“浏览”等多种方式,而且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方式的运用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课堂的活跃气氛。就展示这一环节而言,依据展示内容的不同,展示的方式可以是讲述、朗读、也可以直抒胸臆,有感情地表达,还可以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呈现。作为语言课程,它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积累、情感体验和语言的表达,师生身处其中,很容易引起感情的共鸣并积极投身于热烈的课堂气氛之中。而对于理科科目则不同,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语言的完整表达,但它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呈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在脑海中进行思考的“暗流涌动”过程,种种解题思路在脑海中碰撞生成,他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归纳和整理。而这些都需要学生首先以一种独立思考的静止的状态呈现,而不能以未经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而泛泛进行看似热闹的假讨论场面来进行,所以理科科目的活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思维状态的活跃,而不是言语形式或肢体语言的高度活跃。课堂上有些环节看似冷静,其实学生的学习正在以思考的方式积极参与,这同样也是课堂教学的活跃。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已经不需争论,现在是如何想办法落实。我们要尽快通过学习、研讨、交流、提高,不断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境界,赢在新课程改革的起跑线上!那么怎么把导学案写好,如何把导学案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最近一段时间,我老公说我的饭做得越来越好吃了,大家猜一下这是为什么?我不太会做饭,或者说做饭的技术很差,按照我老公的原话是:做饭没有天分。现在饭做得好吃了,原因就是我从暑假开始每天认真研究菜谱了,按照菜谱做菜,果然色香味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不管是编导学案,还是使用导学案教学都要遵照“流程”,要不就会像我以前做的饭一样,那叫不靠谱,不叫教学的艺术!还是保持点对艺术的敬畏,先掌握了技术再说。

有人总结了日本企业创新的规律是“找、抄、超”,即要生产一种产品,首先查找世界上最先进的同类产品是什么,找到这种产品后先模仿(),一下子就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在模仿的基础上再改革、创新,很快超越原产品。

第一阶段所采取的办法就可以像这样进行,多学习,多参考,多些耐心,找前一级的导学案看看,在网上多看看其他地方,其他学校的导学案如何编写,以此作为参考。刚开始编导学案,不要企图对导学案的编写有什么创新,或建设性的修改,必须按照导学案的模板认真编写,多研究,多思考。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这么四个过程:“临帖”、“入帖”、“出帖”、“破帖”,我们正处于临帖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规范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模式的严格遵守是这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一门个性化的艺术为由,否定模式在这一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否则又将走入经验教学的泥潭,导致课改不伦不类,直至失败。临帖不是目的,这个过程运用的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一般在一学期左右,“走入模式”是为了更好的“走出模式”、“生成模式”,这种建立在熟能生巧的技术之上的教学行为,方能成为真正的创造,直至最终形成本土化的教学特色或者个性化的教学艺术。

课改之路崎岖而坎坷。所以,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勇于探索,不断前行。我愿与诸位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提高,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课改之路。

                           (本文作者系庆阳六中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Tags: 本文暂无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