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欢迎您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管理登录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视野 » 正文
 

《教研视野》2016年第5期(总136期 )

发布时间: 2016-06-22 09:58: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2016年第5                    136

庆阳六中教研室主办                 201669

                                                                  

编者按:

2016415日至19日“邮储银行杯”第31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在兰州新区举行。我校高二学生燕江天、石浩前、张海龙研究完成的由燕兴权、王淑丽两位老师指导的《庆阳市墓碑文研究》获得了高中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二等奖,由燕兴权、杨学博两位老师指导的《在行动中认识塑料》科技实践活动获得了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为了使我校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方便广大教师了解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高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现将燕兴权、王淑丽两位老师撰写的《广泛了解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介》、《怎样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两篇文章,全文刊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广泛了解  积极参与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介

王淑丽

接市科协通知,于2016415日,燕兴权老师和我陪同三位同学——燕江天、石浩前、张海龙,以及全市其他参赛人员、指导老师,代表庆阳市前往兰州新区参加“邮储银行杯”第31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16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竞赛。活动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庆阳市高中组上报了9个项目。我校的《甘肃省庆阳市墓碑文研究》,经过前期准备、布展、解说,最后荣获(社会科学类)省级二等奖。同时,我参加了科技辅导员论坛。通过论坛,我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了方便大家了解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现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要介绍如下: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它是一项具有3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1.宗旨

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2.举办时间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大赛时间为每年的7月底、8月初。我省比赛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初,作品收集在前一年12月。我市的比赛时间一般在10月份,8月份底开始收集作品,市上获奖作品推荐参加省上比赛。

3.大赛内容

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展示活动包括: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展。

1)竞赛活动

①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按项目申报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

按年龄段分为初中项目和高中项目

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

其作品形式有: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和科学论文。

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青少年学生均可参赛。

②青少年科技创意竞赛

科技创意作品要围绕活动主题,自主提出科学假设、奇思妙想或解决思路,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叙述,不限学科。内容应包括对问题的描述、相关背景综述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的设计模型、解决方案等。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青少年学生均可参赛。

③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按项目类型分为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

科技发明包括发明项目、实用新型项目、外观设计项目三种。

科技制作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其它类五类项目。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校外科技辅导员均可参赛。

④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评比

科技教育方案不能是以往开展活动的总结,也不能为一篇科技论文,应是一项准备实施的科技教育活动总体设计方案。分为科技教育教学类(科学课等)和科技教育活动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校外科技辅导员均可参赛。

2)展示活动

①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

②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

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514岁儿童参加。

4.提交的参赛材料

申报书:关于申报项目名称、作者、研究过程等基本信息。

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其中技术发明要提供专利查新报告。选手必须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项目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详细介绍研究项目内容的论文和附录。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物、植物新品种,国家保护的动、植物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5.评审程序

1)资格审核:所有申报项目材料根据规则进行资格审核,符合规则的项目将获得参加初评的资格。

2)初评:通过参赛资格审核的项目由评委会组织学科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网络评审。项目初评通过率约为 80%。通过初评的中学生项目入围参加终评,评选一、二、三等奖;

3)终评

①等级奖评审:大赛组委会选聘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终评评审委员会,通过审阅材料和现场问辩,评选产生大赛各奖项。入围终评项目须由申报者本人参加终评评审活动。如未参加终评的中学生项目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未参加终评的小学项目给予三等奖,由此产生的名额空缺不予递补。

②专项奖评审:由设奖单位单独评选或委托大赛评委会评选。专项奖评审原则不得与大赛评审原则相悖。

4)申报和初评阶段,出现对参赛项目的投诉且经调查属实,或经评审专家调查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等问题,取消项目参赛资格。终评阶段,如发现参赛项目存在抄袭、研究工作作弊,取消项目参赛资格;项目作者答辩情况或研究项目实际水平不符合获奖标准,经评审委员会表决,可不授予竞赛奖项。

6.评审标准

1)“三自”原则

①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

②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③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2)“三性”原则

①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②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

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造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

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那到底什么才算创新?

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这是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也是创新;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创新;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还是创新。

③可行性:就是要求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自身积累的经验、兴趣爱好、时间和精力及与其他人的配合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课题。

贯彻可行性这一原则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大和小的关系。一般说大选题的研究价值高,成果的社会影响大,但它比较复杂,开展的条件要求高,不易出成果;小选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开展,容易出成果。作为学生不能一味求大,小看小选题,忽视小选题的研究,有的小选题的研究往往也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选题低。

二是难和易的关系。难的选题往往比较有价值,但难度大的选题对研究者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高,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而且容易因久攻不克,失去信心,导致半途而废。

对于中学生来说,较小的选题,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选题,比较适合研究。

    7.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历史沿革

届次

举办

年份

举办地

每届大赛的名称

1

1982

上海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2

1984

云南昆明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3

1986

甘肃兰州

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4

1988

北京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5

1990

四川成都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6

1991

北京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7

1992

辽宁沈阳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8

1993

上海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9

1994

广西南宁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0

1995

湖南长沙

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11

1996

天津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2

1997

青海西宁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13

1998

香港

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4

1999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15

2000

安徽合肥

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6

2001

福建福州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17

2002

河南郑州

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8

2003

甘肃兰州

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9

2004

四川成都

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

2005

北京

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1

2006

澳门

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2

2007

云南昆明

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3

2008

新疆

乌鲁木齐

第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4

2009

山东济南

第二十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5

2010

广东广州

第二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6

2011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7

2012

宁夏银川

第二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8

2013

江苏南京

第二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9

2014

北京

第二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0

2015

香港

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老师、同学一些启发,并希望大家更多地参与进来。既可成就自己,也可增色集体,是件双赢的事情。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及相关竞赛信息可登陆http://castic.xiaoxiaotong.org/index.aspx 查询,如有疑问,可通过网站“在线咨询”或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邮箱进行咨询。

(本文作者为庆阳六中语文二级教师)

 

怎样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燕兴权

    2016415日我们带领学生参加了第31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参加了科技辅导员论坛,下面依据论坛精神和我十几年的辅导经验谈一谈怎样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一、项目选题

辅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选题是关键,因为项目的选题就确定了项目研究的方向,选择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就成功了一半。

1.选题的分类

(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可以把问题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①“是什么” 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通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比较简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例如,“大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废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利用”这些都属于这类问题。

②“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或查阅资料,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 “城市空气致敏花粉污染特征及飘散规律的研究”等。

③“怎么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怎么办。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如“爬山虎攀援能力与攀援材料之间关系的初探”等。

(2)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分类 :读书报告类、社会调查类、观察记录类、实验研究类、设计制作类。

①读书报告类: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编成文。如“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综述”、“红楼十八年——《红楼梦》事略 ”等。

②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如“蛮汉山地区野生果树资源研究”、“‘无糖’食品的调查研究”等

③观察记录类:针对自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题。如“蚂蚁如何建巢”。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从而获得信息,回答问题。如“电视广告对市民的影响”。

④实验研究类: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如“硝基苯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⑤设计制作类: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明和制作一些模型或实物。例如,“生化柴油”、“脚用键盘”等。

2.选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确定问题

3. 选题的方法

1)从别人的论文、著作中选题。寻找别人论文里的差错、遗漏、缺陷或未完成的问题,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等问题。

2)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题。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有浓厚兴趣,对这一方面的选题就容易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寻觅、捕捉适合自己的题目,在此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探索。

3)围绕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中学生有了一些知识积累,他们渴望参加社会实践,用自己的能力关注社会问题,希望发表见解,引起社会关注。

4)改造身边的物品,提高使用效率。对身边不满意的物品,想办法去改造它,改造成功了,一个发明创造也就应运而生了。

5)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探根究底,找出原因,并持之以恒钻研下去,拿出总结报告,就完成了一个创新项目。

6)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特色,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各地亟待保护的文物、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对动植物的保护、习性的研究,都是非常好的研究题目。

4、课题的陈述

课题的陈述必须能为课题的研究指明足够明确的重点和方向,人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研究的重点是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陈述应该简洁明了,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陈述问题可以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形式。

课题常用的陈述形式:×××的研究综述;×××的现状和展望;×××的调查研究;关于×××的思考;关于×××的研究;×××的实验研究;×××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如:“调查分析中小学绿化现状,探究新型绿化方式”;“‘无糖’食品的调查研究”;“雷电发生器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项目实施过程

1、科学研究类项目基本环节(流程)

选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即根据已有事实和资料,设想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因果关系或结论。

设计实验方案:要充分考虑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以及方案的可实施性等因素。常见的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三种:设计观察实验、设计单变量实验和设计调查研究。

收集和获取证据: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在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的基础上,收集和获取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论是对研究论文的最终总结。它是在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与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新的观点,它集中体现了项目的研究水平和创新成果。

2、工程设计类的基本环节(流程)

确定设计需求→设计→制作→测试→改进→成品

设计: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地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在测试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改进: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符合测试要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3、如何设计“方案”?

1)确定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与时间安排,组内同学的具体分工,从哪里、怎样(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可能遇到困难和解决方案、需要的帮助等

2)确定成果形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3)确定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依据一定的理论或假设,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实验。类似的方法还有观测、观察、考察等。

调查研究法:依据研究目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等,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等。

分析研究法:把一个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分析。

文献研究法:查阅、分析、整理资料,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创造发明法:依据创造发明的原理,进行创造思维,对某种物品或仪器等进行改进或改造。

4)其它:①注明参考文献;②必备的原始记录和相片资料。

三、项目研究论文的撰写

1、论文组成:

前置部分(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2、前置部分

1)题目:用词要能鲜明、具体、准确地反映出论文所反映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容、范围和目标;用词要概括、精炼,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

2)作者(署名):其目的是著作权拥有的声明;署名表示文责自负的承诺;署名便于读者同作者联系。

3)摘要: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是论文信息交流(为读者)和检索(二次文献编纂)的需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的写作要求:用第三人称;简短、精练、具体明确、内容完整,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一般以200400字为宜;独立成段,即不应再分段落。

4)关键词:一种表达论文要素特征、具有实质意义的检索语言。它能够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或主题,显示论文的特征。

数量:一般为3-8个,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选择方法:多从题目中找;从摘要中找;从论文的小标题中找;从结论中找;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5)前置部分的书写举例

北京城区12种行道树树叶固碳能力比较研究

陈梓睿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指导教师 高付元[1] 陈建江[1] 刚永运[2]

[1]北京教学植物园

               [2]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摘要

  行道树是城市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固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北京城区道路两旁的12种常见落叶乔木行道树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自然风干并且粉碎处理后的落叶样本的总碳(TC)。采用比重测量法得到单位重量树叶对应的叶面积,根据植物绿量一元回归方程(本文以统一的树木胸径15cm计算)得到全树的树叶总面积。综合单位重量落叶贮碳量与面积值,计算各种行道树树叶的固碳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2种行道树中,毛泡桐、白蜡、椿树、英国梧桐的落叶总贮碳量相对较多,相对较少的为银杏、白玉兰与火炬树,其中毛泡桐(胸径15厘米单株的贮碳量:11628.3g)为树叶贮碳量最多的树种。城市绿化中采用毛泡桐、白蜡、椿树、英国梧桐等行道树种可以有效提高对CO2的固化能力,达到美化环境且降低城市温室效应的目的。

关键词:北京;城市;行道树;树木落叶;贮碳量

3、主体部分

1)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其作用是向读者揭示文章的主题、目的和研究背景,便于读者了解本文所论述课题的来龙去脉。只介绍论文总纲,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提出课题的现实情况和背景;说明课题的性质、范畴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评价;对有关重要的文献进行评述;阐述研究方法和实(试)验设备,以及选定这种特定方法的理由;阐述研究的主要结果以及效益等;实验性的论文还应说明工作场所、协作单位和工作期限等。

引言的写作要求:开门见山,不落俗套;言简义明,条理清晰。

2)正文:是研究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材料论证观点(结论),全面反映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果和收获的部分。

总的要求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正文包括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研究方法、过程、结果、结论。

其中结论是对研究论文总体上所作的最终总结。它是在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与讨论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新的总观点,它集中体现了项目的研究水平和创新成果。

结论的内容通常包括:概括而简要地说明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得出了什么规律,建立了什么方法;对前人或他人的相关研究作了哪些检验,与自己的研究结果相比,哪些一致,哪些不一致,自己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自己的研究有哪些不足之处,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等。

3)致谢:对在研究过程中,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自己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均应表示谢意。分别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礼貌表现对被感谢人可以冠以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致谢词语要体现诚恳的态度和热忱的心情,不能有轻浮、吹嘘感。

致谢方式:专列“致谢”项,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书写格式:

致谢

 在研究(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老师(教授)的帮助(指导),谨致谢意。

4)参考文献: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评估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期刊 :[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译著 :主要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A]. 主编. 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四、参加创新大赛的注意事项

1、指导老师申报注意事项

作为辅导老师,必须熟悉大赛规则和相关的要求,熟悉申报流程,做到心中有数;督促学生保存好相关材料包括原始记录、照片、论文等;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申报培训,让其熟悉申报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规范填报申报材料;督促学生按时申报;

2、参赛学生注意事项

①课题陈述必须规范;②参赛作品必须真实;③发明物品应保留到参赛现场展出。

3、参赛作品注意事项

1)在选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①题目陈旧,缺乏创新。例如,“家庭花卉种类的调查及分析报告”、“某某公园昆虫动物调查初探”等。

②题目过大过深,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例如,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固氮工程等方面选题。

③题目缺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如提高教学手段方面的题目;提高休闲娱乐水平方面的题目等。例如:“化学课方面的pH指示剂的改进”(如用紫菜头的花青素来代替石蕊试纸)、“食物种类对蟋蟀鸣叫质量的影响” 、“鱼会笑吗?”

2)研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不会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②没有做到科学取样;③没有将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在论文或者作品中

3)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①涉及食品、药品试制和饮食安全类项目;②参加过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③科学论文不规范;④原始数据不齐全;⑤命题与内容不符;⑥教师辅导痕迹较重。

五、案例分析

《关于中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报告》(社科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1、课题设置

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了对我国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厌学情绪发生的原因、表现及解除的方法,在137位中学生中进行的。

2、调查结果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2.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31%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中学生中“厌学情绪”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父母逼迫、不堪重负;(2)遭遇失败,丧失信心;(3)周围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4)身体疲惫不堪;(5)课外兴趣干扰等。

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成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也不尽相同,高中学学习压力大,而初中生则困惑于人际交往。

对自己承受困难挫折及厌学情绪的能力有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而有的同学则不能确定,因此,自己评估自己得出的结论就需打一个问号了。

通过调查,有77.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厌学情绪需要调整,他们选择了旅游、诉说、散步、听音乐、睡觉甚至痛哭一场等多种方式来解除它。

通过此次调查谈话,有更多的同学对厌学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当逐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全国评审专家组对论文的评语:

选题很好,问卷设计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周全,发表一百余份,回收率较高,统计分析结果对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作者为庆阳六中化学高级教师)

 

Tags: 本文暂无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