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欢迎您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管理登录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研视野 » 正文
 

《教研视野》2011年第23期(总63期 )

发布时间: 2016-04-08 15:42:4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教研视野

2011年第23                       63

庆阳六中教研室、教务处主办           20111226

 

编者按:

    20111226日下午我校举办了主题为“实践反思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论坛,特邀庆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路玉珊、庆阳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张建军担任活动评委,最后做了精彩的点评。本次坛有18位老师参加,论文涉及教育、教学、管理诸方面,观点新颖,论述深刻,与会同志深受启发和教育。现刊登部分获奖文章供大家学习。

立足学情  营造氛围  抓住感觉

——《剃光头发微》课后反思

郭杰

笔者以青年教师身份讲了一堂汇报课。讲授内容是一篇杂文——《剃光头发微》,何满子先生以其幽默讽刺的语言,从“剃光头”这件生活小事着手,旁征博引,深刻阐释了为政者如何用权的社会大问题。文章脉络清晰,行文流畅,开合有度,实为现当代杂文中的精品。

笔者不才,把一篇精品杂文讲得不伦不类、差强人意,且与学校倡导的“高效课堂”差距颇大。课后深刻反思,略有所感,整理如下:

一、立足学情,讲好一堂课的出发点

一堂课,教师准备的再充实、再丰富,如果不能立足学情,也是白费气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课堂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凭借则是教师为其量身设计的学案。笔者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颇不以为是,学生如果能自己设计具有其自身特色、符合其发展要求的学案,教师则可以垂拱而治,何必,代学生之职役哉?这才是对“教是为了不教”这句教育经典的淋漓尽致的诠释。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者以为还不够,遂狗尾续貂——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保证其独立性、完整性至关重要,教师决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也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标准衡量学生,而应该立足具体学情设计特色学案。如果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欲望强烈,则多设计些发散思维、可即时回答的问题,教师精说少说,学生快说多说;反之,则需减少提问次数,教师精说,学生多听多思考,慢慢向快说多说过渡。

学案仅仅是一个框架,内容必须根据具体学情添加,教师应从骨子里剔除“一份学案放之四海皆可用”的传统观念。

二、营造氛围,讲好一堂课的着力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交流的深度直接取决于交流的氛围。李镇西老师的课之所以亮点频出,精彩不断,笔者以为原因有二:一是李老师找到了强大的内功修为和纯熟的外在套路之间的契合点,并把它发挥到了极致;二是他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他的课堂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师生双方本着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原则展开对话,无论是讨论、辩论、争论,都以尊重为前提。可以说,李老师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行家里手。

李镇西毕竟不是我们,我们也不是李镇西,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李镇西。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有营造课堂氛围的意识,且不论其他,仅就师生课堂情绪调节谈些粗浅认识。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的交际的两级。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会相互影响(总的说来,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具有真挚的爱心,才能始终保持对学生的“亲和力”,才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课堂才会出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引起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的心智都容易进入一种活跃的状态,进而成就心灵的唱和,感情的呼应,思想的交流,收获最大的效益,达到高效优质的目标。

三、抓住感觉,讲好一堂课的兴奋点

长期以来,“讲课跟着感觉走”遭到了教育界的口诛笔伐,被认为是教师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对此,笔者不能苟同。这里的感觉,即身心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状态至关重要。运动员在大赛之前都要进行放松训练,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使自己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的兴奋状态,进而激发自身潜在能量,这样观众才能欣赏到一场“更快、更强、更高”的体育竞技盛宴。讲课亦然,教师没有好的状态,其言语生硬,动作僵硬,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犹如缘木求鱼。

感觉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且转瞬即逝,需静心体悟。有的教师提倡多次试讲,自以为高明,熟能生巧。殊不知熟练有了,感觉没了。在正式授课时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所述皆笔者在讲授《剃光头发微》一文后的星星点点的思考,望求教于大方之家。

(本文作者系庆阳六中语文教师)

用炽热的心融化心灵的坚冰

———我校学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及转化对策

张浩

摘要:“学困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教育者关注的群体,他们一般无智力问题,但是学习成绩低下。目前国内针对“学困生”成因的研究一般都涉及到学生个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四方面。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更深入,本文只从“学困生”自身学习心理方面原因着手,自编学习心理状况调查问卷,从对学习的认知、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意志力、学习信心四个维度对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学困生 学习行为 学生心理 学习信心

引 言

近年来, 随着初中生源数量的下降, 重点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尤其是计划外生源的增多, 生源质量明显有下降趋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现, 所任教班级中总会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听说、阅读、思维和计算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不完善, 现实中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要求的水平, 但他们又不存在智力落后和能力障碍, 这类学习困难的学生通常称为学困生。为了使这一小部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踏上成才之路,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这类学困生的教育问题, 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找出切合实际的转化措施, 促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学困生”的定义分为两类:广义的“学困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当等)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则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非智力因素影响造成的成绩远未达到学习目标要求的学生。本研究所指的“学困生”是狭义概念上的“学困生”,即学生智力水平无明显缺陷,而是由于其他非智力因素所导致和引起的学习成绩不良。“学困生”是相对的概念,是少数现象,但近年来由于我校生源的变化,“学困生”数量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越显重要,而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是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因此,本文对寄宿学校“学困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目的使寄宿制下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本校在校学生中抽样。样本取自高二年级文科5个普通班的学生,每班选取20名,共发放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问卷附后)

2.2研究工具

自编“庆阳六中学生学习行为、意识、心理认知”问卷。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同类研究和相关资料基础上编制。问卷共分为三大题,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对学习的认识、学习行为习惯、心理认知和生活行为认知等。另外还对“学困生”进行了个案访谈,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其学习心理。(访谈录附后)

3   调查与分析

3.1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3.1.1多数学生认同学习的价值,认为学习是有用的

下图考察了学生在“学习没有什么用”、“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两项上的4种态度的分布频率: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由图表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学习没有什么用”项上,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占到了75%,另外有25%人比较认同“学习无用论”;在“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项上,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占59%,另外有41%的人比较认同“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


此结果与预先设想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看来“学困生”并不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完全否定学习的价值,相反多数学生对学习的价值是认同的,可见,学习对“学困生”来说更像是一件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

对学困生自我学习价值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3.1.2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现在的学习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对学困生学习前途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在“我一看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至于将来怎样没想过,会有人替我安排好的吧”项中,89%的学生不赞同,只有11%的学生赞同。这表明在我校“学困生”中,那种持有“靠父母长辈给自己铺路”思想的学生占少数,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应该靠自己的努力

创造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3.1.3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持关心和重视态度

对学困生学习成绩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多数观点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关注、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对此项“我对自己考试成绩不关心,考好考坏无所谓”的调查发现:只有24%的学生符合这种情况,另外76%的学生对学习和考试还是关心和关注的,看来“学困生”虽然成绩差,但并非不想取得好成绩,正如教育心理学所讲到的:“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渴望进步和成功。但是由于各种自身和外部原因造成现在“差”的状态,从而需要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帮助。

3.2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特点

3.2.1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在“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学习”一项中,有58%的学生符合此项,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联系第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的结果,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看重学习成绩,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学习行为上,却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现出缺乏主动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和行动的脱节?在后期的个案访谈中,发现“懒惰”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强,缺乏压力和动力,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不高与他们自己对自己期望不高这两方面互为因果,导致其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弱。

对学习主动性的调查与分析

 
3.2.2半数以上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一坐到书桌前,我就马上开始学习

不系统准备考试猜题背题

不能如期完成作业,匆忙应付一下就交上去

听课时,我往往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

N

%

N

%

N

%

N

%

未选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

Total

0

2

26

56

16

100

.0

2.0

26.0

56.0

16.0

100.0

0

10

32

46

12

100

.0

10

32.0

46.0

12.0

100.0

0

6

48

28

18

100

.0

6.0

48.0

28.0

18.0

100.0

0

4

41

36

18

100

.0

4.0

41.0

36.0

18.0

100.0

                   

表一  对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上面这个表格对学生的几种典型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在校学习行为、应对考试行为、对待作业行为、听课行为。

在“一般来说,晚饭后,一坐到书桌前,我就马上开始学习”项中,不符合的占72%,说明大多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慢,不能很好地处理学和玩是其学习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准备考试的行为中,“不是系统准备,而是猜题背题”的行为占42.0%。在对待日常作业中,“有时我不能如期完成作业,或匆忙应付一下就交上去”的占54.0%,也就是说近半的学生在作业问题上存在不能按时完成或抄袭作业行为。在“听课时,我往往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问题上,不符合的占了54.0%,说明有一半的学生对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课下并不去花时间弄懂。可以肯定,长此以往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根据知识学习的连贯特性,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后成绩差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转变学困生的重要环节。

3.3学习意志力的特点

3.3.1学习上坚持性较差,容易分心

对学习耐性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学习是一项需要毅力的任务。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行为就是上课听讲,课下看书复习。可是“学困生”在这两项上坚持性差的不在少数,在“我无法长时间看书学习”项上,65.0%的人符合;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上,72.0%的人符合;在“我在学习时常常坐不住,因而无法把精神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上,50.0%的人符合。由此可见,“学困生”学习耐性不强,注意力易被分散。

 

3.3.2学习上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对学习抗挫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学困生”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比较突出,在“我也想学好,但是一遇到困难就想:算了吧,还是玩舒服”中,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学生占61.0%。这与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不无联系,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在学习中,表现为学生对待学习的“急功近利”,认识不到学习是一项见效慢,需要长期付出不懈努力的活动,一遇挫折,很快放弃。

对学习抗挫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3.4学习信心

本环节设置4个问题考察“学困生”的学习信心,结果出乎意

料,在4个题上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信心。

 

我从没考好过感到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

对学习我没自信所以提不起精神学习

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我总是充满自信,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由于学习成绩差,父母和家长总指责和惩罚我,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

N

%

N

%

N

%

N

%

未 选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

Total

0

10

20

44

26

100

.0

10.0

20.0

44.0

26.0

100.0

0

8

36

34

24

100

.0

8.0

36.0

34.0

24.0

100.

0

22

40

30

8

100

.0

22.0

40.0

30.0

8.0

100.

0

8

26

42

24

100

.0

8.0

26.0

42.0

24.0

100.0

表二  对学困生学习信心的调查与分析

    在“考试时,我的成绩从来没有好过,所以我从来没有考出好成绩的那种愉快体验,因此,我感到自己再刻苦也没有用”项,70.0%的学生选择了和自己的情况不相符;在“对学习我没自信所以提不起精神学习”项,60.0%选择和自己不符;在“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我总是充满自信,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项,62.0%的人选择和自己相符;在“由于学习成绩差,父母和家长总指责和惩罚我,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项,66.0%的人选择和自己不相符。由此可看出,多数“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自信,心态比较乐观。可是,既然很有自信,为什么成绩却不好呢?他们的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否属于盲目自信?这种自信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因素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4   转化对策

4.1挖掘学习的内外动机

多数“学困生”能认识到学习的好处,但在具体学习行为上却表现被动。为什么会造成认识和行动的脱节?根本在于缺少了连接认识和行动的一个关键中介因素:动机。根据学习心理学中对动机的划分,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指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学习动机,如:获得好成绩、受到父母教师表扬、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学生家庭氛围等。内部动机指因个体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如:满足求知欲、兴趣与爱好乃至自尊自信而努力学习。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能更持久地推动个体学习。因此,如何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是教育者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薄弱,从外在动机看,学习成绩较差导致父母教师对其期望不高,而外部期望不高又导致学生对自我要求降低,成绩更差。作为教育者应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要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是有期望有信心的,他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校学生家庭氛围环境不佳的不在少数,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调动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学校工作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1518岁年龄的青少年一般来说其求知欲都比较旺盛,兴趣爱好也很多,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而如果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如果仍以老面孔出现,必定会失去教育的主战场,拱手把学生推向网吧、动漫杂志、偶像歌星等新潮事物。作为寄宿制学校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心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2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学困生”转变的关键

多数学困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相反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却堆积起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行为也如此。那么好的学习行为也可以通过后天习得。针对这些学生的现状,学校教学的重点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探讨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寄宿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耐心,要知道一个好的习惯的建立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4.3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加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在学习上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懒惰,这些学习的意志品质问题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典型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宠、纵不无关系,在家庭教育里缺少的这一课在寄宿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德育方面应补上。根据“学困生”的这种情况,学校的德育工作可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目前我校准备组织学生“徒步远行”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只有自己亲身体验的才会有触动,才可能有所改变。

4.4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信观

这次调查一个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结果是多数“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自信,心态比较乐观,但实际成绩却不容乐观。仔细分析,这种自信其实多半是自负,经过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容易把事情想象的很简单很容易,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够客观。就学习而言,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使劲就能行的事情,到时候再努力也来的及,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长期性、见效慢的特性;而一旦遇到失败又会轻言放弃。因此,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信观是重要一步.

课题实施心得

其实我清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天底下最耗费体力、精力的工作。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困生的心理行为值得我们大家来探讨和研究,在六中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班主任走遍了学生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早晚关心他们的就寝情况,甚至帮助他们垫交学杂费、生活费等。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与他们一同分析根源,共同制定改进办法。他们伤心的时候、自卑的时候,总会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安慰和鼓励。老师总以期待、信赖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现在觉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最起作用。这个时候,他们对一切批评、指责都习以为常,唯独不知道如何面对充满关爱、语气柔和、眼神中满含期待的老师。多次成功的帮助教育下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用爱心才能唤醒学生的良心,只有用真情才能打动学生的情感,只有用炽热的心才能融化那些心灵的坚冰。

参考文献:

1.赵守盈、叶苑:学习心理自测与咨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9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

3.周德昌:培养城乡结合部学困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学习、生活能力的研究,

4.李超:高中“学困生” 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作者系庆阳六中高二(11)班主任、高二地理教师)

新课改前提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浅谈

杨海娟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课堂教学变传统“一言堂”为自主开放,合作创新,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要利用一切有可能因素,将自己的预设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统二合一,做到使课堂气氛轻松自由但又不乏知识的输出和蕴含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要做到新课改要求的灵活多变而又不离其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思考始于疑问”,有效的提问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改的必然走势。《新课标》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要使学生真正灵动于课堂,养成良好的动脑思考习惯,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老师驾驭统摄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语文作为表达和运用兼容的基础学科,提问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提问搞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彼此交流对话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另外有效的提问可以优化课堂学习环节,提高学习效率。在提问中学生会产生认知冲突进而积极思考,实现有可能的创新。同时课堂提问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观认知能力。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下,使课堂变得更为精彩、有效、有趣。

下面请允许我跟大家分享几点有关课堂提问方法的浅见;

1、“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非对每一篇文章都有兴趣,所以在导入上设防,有效地去诱导提问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上《咬文嚼字》一课,就可用如下故事导入:相传,一次苏东坡与苏小妹、黄山谷一起论对题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成为诗眼。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着猜一猜苏东坡加的哪两个字,看看谁猜的妙?同学们随之兴趣大发,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答案也很丰富。

这篇课文重说理,较枯燥,用故事加问题导入就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找到突破口,设置矛盾,激活思维。让学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源泉,因疑而思。因此,老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潜移默化,寻找突破口,有意的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例如:对《湘夫人》一文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屈原的作品比较艰涩难懂,可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第四怕”。学生初读这篇文章也是比较望而却步的,对于文中倒反修辞的掌握更是一个难点。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便故意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翻译,不久就有同学举手问我“老师,渔网为什么要挂在树上”“为什么野麋鹿会跑到庭院中觅食?”……同学们对于这个难点很快有了去了解和掌握的欲望。

3、提问宜变直为曲,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同时也让学生有一个回环的余地就如同走迷宫,要费一番周折,动动脑筋才可以找到“出口”。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直来直去,我问你答,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方式便会感到厌倦,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于妨碍其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本学期一次阅读教学中,所选范文有鲁迅先生《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这就是一个“曲”的典型。于是我要求同学们自己揣摩为什么一定要说“另一颗也是枣树”,而不直接说“有两棵枣树”?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觉得“两棵树”指的应该是不同的两,但像这种“一棵是,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写法如果撇开上下文不谈,确实显得很累赘,现实生活中,也绝对没有人会这样说。同学们当时就沸腾了,“老师,这是一个病句啊?!”“为什么不直接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瞬间学生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因势利导,告诉同学们用院子中单单只有两棵枣树的孤寂来反映鲁迅先生心情的失落及对这种孤寂的不满及希望出现新鲜的的期望。

可见,通过曲问,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可以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

4、学会“剥包谷”,层层深入,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要求老师必须事先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的认知了解,挖掘文本内涵,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全方位的统领预设问题,问题不能多而无序,乱而无章,必须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5、“让落地的种子发芽散枝”,提问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训练和提高其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对提问角度和深度的把握就显得很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途径。

不久前听同课异构,一位老师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中田园风格的解读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没有通过死扣文字去理解总结,而是通过列举《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桃花源记》中关于写景的描写与本文中的写景描写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自己感悟体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其恬淡自然,闲适自由的特点,其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

在掌握提问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中国人讲究“因地制宜,入乡随俗”,对课堂提问也应把握难度,因人而异。根据学生水平预设问题,不能水平问题“两层皮”。问题过难,会直接打击学生积极性,过简又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思考价值而掉以轻心。所以对一些水平略逊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要求则相对拔高。这样就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留有时间,充分思考。问题提出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有时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

3、适当引导,多点相信、多点鼓励。有人说,“你不在乎我,所以我也不在乎你。”这是心灵上的陌生。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漠视,“我太在乎你,而你不在乎我,从此我不在乎天下人。”这是心灵上的冷漠。这种感觉会导致学生的自暴自弃。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卡在那里。这时,老师应适当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或者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受挫,从此对老师的提问失去兴趣和热情。而用适当方法去引导,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再及时予以肯定,那他必将受到无穷的鼓舞也会对老师心存感激。

4、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应根据所学内容不同,目标难易程度不同,预设不同的问题和提问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说的形象一点就是学生和老师在“唱双簧”,必须配合默契,但又分工明确,说的就是说的,做的就是做的。作为课堂主导的我们不能越过自己的角色定位,去扮演双重身份。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适时适地适量地展开提问,让学生不再是老师手中的“木偶”,而是一个个充满感情热情和激情的“演员”,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之下去不断地历练自己,培养自己,成就自己,最终知道如何去自导自演,养成善于发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的好习惯。

(本文作者系庆阳六中高二语文教师)

Tags: 本文暂无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