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欢迎您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管理登录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整合课程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13-12-28 08:35:21   作者:张武德   来源: 本站原创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关于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为教学资源,它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按这四块来划分,可以分为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以及信息的或者多媒体的。学校范围内的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校园文化、各种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校内最大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范围外资源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校。这有些是能看得见的,如教师、教材、教室以及与教学有关的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配套资料、教学教具、设施设备等。还有看不见的,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成果等,这些比较抽象,可能还很难理解。

  下面我结合我们学校现有的情况,具体谈谈哪些是可开发、整合、优化利用的资源:

  第一是教师资源。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3人,这些教师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调入的教师,另一个方面是分配的大学生。从不同学校调入的这些老师自身资源和他在原有学校所形成的或获得的资源,是其他老牌学校无法比拟的很重要的一笔资源。大学分配回来的青年教师,也是我们最大的资源,由于他们上的大学不同、地域不同,带回来的这些新的信息、前卫的观念和这种文化内涵,直接冲击着学校的文化的形成,这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或者说不可小觑的课程资源。

  第二是学生资源。我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县区,有山区农村,有城市郊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进到学校以后,也是一笔丰富的课程资源。例如学校举办的 “我的中国梦”文艺活动展示,高一范志涛和陶双龙两个学生说的相声,大家都觉得特别好,后来在高三毕业典礼上,这两个同学又再次登场。这两个同学的这种资源成果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在初中三年形成的,到我们的学校,他们找到了一个发展的舞台,找到了一个平台,使他这种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开发出来,像这两位同学的情况实际上很多。还有些是我们经过三年培养出来的,像今年刚毕业的任青青和杨刚,这些同学在高一时候就崭露头角,经过高中三年的培养,应该是既有个人的禀赋也有经由我们学校打造而形成的一种宝贵的资源,这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一些资源。

  第三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我校共装配了电子白板33间教室、电子黑板22间教室,有完备的校园广播系统和网络系统。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新课改所必不可少的信息的来源或者是一种很重要的平台。但对电子白板、黑板的使用不能由过去“满堂灌”,“人灌”现在变成“机灌”,课堂上,过去是翻书本、翻教材,现在是翻图片,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放弃不用。第二块资源是我们有16个理化生实验室,每科又有一个探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装备是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是比较完备的,实验药品的配备完全能够满足于教学需要,探究实验室配备电脑,这些也是进行理化生实验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但曾经一度我们的理化生实验通过电子白板、通过电子黑板给大家演示,大家觉得很省事,一演示大家一看也就完了,教室里面闻不到化学药品的味道,听不到游标卡尺或者是其他实验仪器的响动,实际上这些实验我们应该到实验室去上,要让老师的演示变成学生的动手,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下,体悟一下。比如说生物,一些实验课还没有完全开起来,很少听到生物实验教学生培育一些东西、解剖一些东西。我们有地理星像仪室、天文观测台,有两个计算机教室,但是现在仅仅是用来学生上计算机课而没有做其他的用途。目前我们装备的通用技术室有7个,配置是比较高的,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机械用品完全在通用技术室可以看到,如电钻、万用表、冰柜、洗衣机、刻录器、刨床等等。我们还有汽车模拟驾驶室、汽车电路图。通用技术室配备这么好,但是现在全校真正能了解的,可能只有通用技术室的几个老师和总务处的几个同志,所以这么好的资源,我们怎样去开发怎样去利用,这都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学校图书馆有12万册藏书,有师生阅览室三个。体操馆有两层,现在仅仅是开发出来一部分功能,教师在里面打打羽毛球,而学生这一块下学期必须要弄起来,一楼开健美操,或者是体育舞蹈这一类。我们还有三个多媒体报告厅,比较现代化的餐厅,上次搞了一个烹饪大赛,有些东西就是和餐厅联合,通用技术课今后相关内容也可以完全把学生领到餐厅去上,比如家政服务、饮食这一块,我们就领到餐厅去上。我们既然在学生中搞烹饪大赛,也可以在我们老师之间搞这种比赛,在这种交流中,在这种活动中,我们也长知识,长才能,长本事。学校有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生物组和地理组联合进行了命名,但是现在这些东西慢慢的不见了,消失了,这些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开发、利用的生物、地理教学资源。学校还有16个公益性岗位,聘请了一些临时工,临时工对劳动技术这一块,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我们的一些课堂,例如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聘请这些老师给我们上这样的课,比如树木嫁接,有零时工在杏梅上嫁接李子,成功了,我看就可以请他做示范。学校在校外已经建立了一些稳定的参观的场所,比如离我们比较近的庆化厂、污水处理厂、博物馆、科技馆。现在我们和陇东学院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我们已经邀请陇东学院教授给我们做科技报告,指导了一次研究性学习,计划与陇东学院生物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指导我们制作生物标本室。学校周边都是一些农田,在种植、收割的季节完全可以带学生收玉米,拉麦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长点见识,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庆阳还有乡土文化、红色旅游,政治组、历史组已经开发出了这一类的校本教材,庆阳还有香包、剪纸、刺绣、书法、泥塑、编制都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开发整合这些资源。

  除此而外,从09年到现在,学校还有一些师生活动生成的成果,有必要把这些固化下来。有些活动搞得很成功,比如篝火晚会,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这样的活动就可以固化下来。比如运动会,目前我们的春季运动会和上次的红色运动会开展得很有特色,但是我们觉得还仅仅局限于开了一个运动会,没有通过运动会形成学生运动会前、运动会后一个锻炼的热潮。学校开展的远足拉练,非常成功,学生现在津津乐道的就是我们的远足拉练,就应该把这种形式固化下来,定期去搞。还有高三毕业系列活动,09年进校那一批学生在去年毕业之际,搞起来,不是很成熟,但是那个系列已经形成了,今年这一届,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比较成熟,这种形式就完全可以固化下来。这些活动形成的经验、方法、成果都是可供开发的、优化的、整合的资源。只有这样,课程建设才能形成序列,德育教育才能形成序列,这样就是让做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各安本位。能够让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后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做出特色来。

  二、关于学校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

  第一、要挖掘整合国家课程资源。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有些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有些省份使用的是苏教版,但考试还得用同一套题。我们的老师给我抱怨,说现在的课很难教,而且把教材给我翻的看,就这么一点点内容,就几句话,就完了,但是你要让学生知道,你就需要一节课两节课来完成,这怎么办?显然要满足那几句话的描述肯定不行,所以就要开发,要挖掘这些资源 。因此你要给学生教那么一点点,给一杯水,你就得是一股汩汩流淌的小溪,而不仅仅是一桶水。而你要成为一条小溪,你就是要对教材开发、挖掘、整合,才能形成你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教同样的学生,最后的成绩有所差别?原因就是我们对国家级这个课程教材的开发、利用、整合上可能有差别,经验丰富的老师可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加进去了自己的理解;经验欠缺的老师,可能就是照本宣科,结果你教的那些东西书上都有,所以还没有开口讲,学生已经知道了,上课不睡觉才怪呢,因为你勾不起他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这一堂课怎么组织,学生还不知道,他不知道老师要把他带到野外的一个游泳池游泳,还是在室内游泳馆游泳,大家充满着好奇和欲望,所以一堂课饶有兴致,讨论得很激烈,学了很多东西,这就是差距。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说,学习的愉悦是人生愉悦的重要组成部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怕的是让学习变成可怕的事。教育的智慧,就在于把学习变成好玩的东西。过去的苦教苦学已经不能适应,所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是提高了,充满了挑战性,你非得加强学习不可。

  第二、要开好校本课程。

  一个是开发开设好校本课程。现在校本课程的开设,好多成了老师的负担了,教务上每次安排的时候,有些老师很为难,不愿意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些课程也不是老师所感兴趣的,比如开了个电影赏析,这些老师可能都对看电影不感兴趣,那他怎样给学生赏析,在他眼里不是当做一种教育去做,而是放点热闹的电影,让大家看一下。如果他对这个感兴趣,他选择的电影就是很精彩的,能够形成一种系列,循序渐进,先放什么后放什么,而且看了以后和大家交流、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再比如开设的棋类选修课,我们的老师技术也一般,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也指导不了学生,这样的课一学期开下来也没有什么样的成果。相反,有一些课开得很成功,比如柔道、武术、音乐合唱、书法等等,这些课程为什么学生会喜欢,原因是这些老师这方面有专长,老师上起来很乐意,学生也就兴趣盎然。我们也到其他学校去看,比如庆阳一中开设的校本课程:“十大元帅介绍”,开设这门课的是英语老师朱建新,我和他在一起当过同事,这个老师的最大特点是记忆力特别好,尤其是对一些政治名人的趣闻轶事记得最好,他闲了也给我们讲,讲得头头是道。所以这个老师讲“十大元帅介绍”,讲得很好,他感兴趣,学生也感兴趣,这样的课就会有成果。还可以再举个例子,庆阳一中有个带化学的刘晓玲老师,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葡萄酒的酿制”,就在每年秋季开半学期,因为每年秋季她就在家里酿制葡萄酒。她起初也是尝试,结果很成功,掌握了方法和窍门,她也愿意和更多的人去分享这个成果,所以她就给学生开这门选修课,材料和酒具都是自己准备,乐此不疲。我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老师?我看也有不少,只是没有被发现。大家记得上一次到宜川中学学习,往回路上走的时候,陈鸿璋老师给我们唱了一路陕北民歌,唱得相当好。我和陈鸿璋老师说你给咱们开个校本课程,就是陕北民歌欣赏,这样的课程开一学期,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学会唱陕北民歌了,而且陈鸿璋老师如果把这课开起来,讲义讲稿形成以后,他慢慢在这一方面就有研究了,关于陕北民歌的起源、发展,内容和形式,都可以研究,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见解、成果甚至专著。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老师。所以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定了个原则就是开发出适合老师和学生的校本课程。

  另一个就是对现有的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像养成教育、孝亲敬老,要纳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类,如军训、远足、班会、心理健康辅导要纳入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类,上一学期已经纳入到校本课程,而且做得很好。学科拓展类,就是教研室搞的竞赛辅导,教务上搞的培优补差,也要纳入校本课程管理。还有体艺技能类,如女子排球、体操舞蹈,如轮滑、滚铁环、踢毽子等,将来在这些方面要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还有家政生活类,比如像烹饪。都要纳入校本课程管理。已经开发形成校本教材的一定要有计划地按校本课程开设。下一步,除了整合这些课程以外,就是要规范管理,凡是纳入校本课程的都要有课程标准、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学分认定和教学成果。

  第三、研究性学习要立足校情学情。

  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两方面,一个是项目设计类,一个是研究类。但无论怎样,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解决课程中、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学科里面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很省事,开口很小,比如一些学科课后设置的探究性题目,很有意思,老师把这布置下去,班上分上几个小组,你研究这个题,他研究那个题,这个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没有必要搞大规模的,题目很大,过程很长,例如“马莲河流域水质调查”,结果一直都在校园里的臭水沟看,没有到马莲河去,所以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庆阳市红绿灯设置调查”,结果一次都没有出去,闭门造车,你说有什么意义。所以第一就是学科的探究,就是要针对学校的校情学情。这一块就放在高二年级做,高一年级要尝试着做。第二就是实际生活类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上学生睡觉问题怎么办?学生能不能搞,完全可以搞,而且学生搞的东西,可能还更有现实意义。学生带手机的问题,学生也可以研究,学生近视眼的调查和防治措施,包括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都可以纳入我们的研究性学习范围。研究这些问题:一、我们有抓手;二、资料来源很丰富;三、老师很好指导,甚至不用指导;四、学生有兴趣;五、容易出成果。而且研究这些问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明白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

  甘肃省的课改已经进行了三年,而全国早期的课改现在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将近十年的课改成果,不同学校获得的课改经验,我们现在全部照搬过来,什么都要搞,什么都要好,要么就是走了形式了,要么就是一样都搞不成,特色不特,亮点不亮,可能就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去宜川学习参观,我和校长交谈,你们这个研究性学习是怎么搞的,他给我们讲了。你们这个校本课程怎么搞的,他给我们讲了。你们这个社团活动怎么搞的,他给我们讲了。归根结底,讲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以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把一切都代替了。他说核心还在课堂,课堂教学搞好了,哪一件事情搬出来都是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上有那么多的专题要讨论、要交流、要合作、要展示,这不是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搞多次的参观学习、考察和远足拉练,学生都有收获、都有作品,这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这形成稿子不是校本课程?所以我们这些东西都不再另起炉灶。经过这么一分析,大家都清楚了,课堂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

  三、介绍从第一代到第三代课改的八个标志

  下面我摘要介绍“从第一代到第三代课改的八个标志”:

  第一代:改革课堂结构。标志1、先学后教;标志2、讲学稿。这是第一代课改,就是改革了课堂结构,就是在传统“教”上动刀子,通过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教学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建校之初,我校给课堂教学提了一个理念,“学比教更重要”,就是力求改变这种课堂结构。我们由过去的教案搞了一个教学案,实际上就是讲学稿。讲学稿就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研合一的载体。

  第二代:改变教学关系。标志3、学中心;标志4、少教多学;标志5、导学案。这一阶段就是在学为主体、教为指导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构建了课堂教学体系。我们提出的“学比教更重要,素质比分数更重要,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的理念,就是一种“学中心”的理念。我们现在推行的导学案,实际上就是践行这样一种理念。

  第三代:改变教学意义,标志6、取消导学案;标志7、去教师主导;标志8、放大自学。

  导学案是杜郎口中学的产物。去年十二月份,杜郎口有一个研讨会,校长崔其升做了一个报告,说我们现在要取消导学案。报告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到杜郎口主要去学导学案,导学案取消了,以后到你们这里学什么呢?这个问题影响到全国各地。那么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导学案,现在取消不取消?我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杜郎口的导学案前后用了十多年,我们的导学案用不了十多年,起码也用五六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导学案就是我们的武功秘籍,就是剑谱。高明的武功是手中无剑谱,心中有剑谱。我们现在还是初学者,武功还不够高明。但最终导学案还是要取消的,那就是当我们老师已经使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用导学案心中就有导学案,课堂上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检测、总结、拓展延伸等等,一路就下来了,游刃有余,到那时导学案就成累赘了。你把它揣在怀里和别人打起来不太方便,有时候还掉了,所以这时候就不需要剑谱,不需要剑,不需要武器,这时候就可以取消我们的导学案了。因此今后的导学案我们要加强,尤其在编写质量上,教研组、备课组要严格把关,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第七个标志是去教师主导,第八个标志是放大自学。社会发展了,地球变小了,学生获得资讯的途径增多了,在一定范围内老师可能获得的知识还没有学生获得的多,所以主导的结果是把学生束缚住了,去教师主导放大自学,很有可能的。如果大家有这样一种思路,我们今后的课改推行起来就方便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目标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国民基本素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的专门人才,和一大片拔尖人才奠定基础,培养个性丰富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完整的现代中国人。”过去我们讲板凳要坐十年冷,你上学辛苦,以后你就幸福了,现在讲幸福就在当下。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这学习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阶段,为什么让他吃苦、受罪?过去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现在培养的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过去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大众教育、普惠性的教育。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上课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就是一种倾听的能力;和别人交流又是一种沟通的能力。能自我学习,动手实践,这又是一种创造的能力。所以说去教师主导、放大自学,这就是我们致力的方向。

  四、今后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克服的几种现象

  六月份在市上当高级评委,论文答辩时,镇原武沟初中陈正文老师提交的一份论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思考的七种现象》,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准。这七种现象在我们学校,不仅语文教学中有,其他各科教学中也都有,我借用过来,希望能引起大家深思:

  1、表面自主:课堂容量大,教学流程快,学生不思考,老师不主导。老师问了一个问题,马上有学生举手了,站起来结果回答不了;或者没有学生举手,老师指定一名学生回答,结果学生回答错了。为什么错了?因为没有思考。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看书、查阅资料、思考,甚至把自己思考的东西要梳理,学生才能张口就来。可是我们有些老师赶流程,赶进度,问题一问就要学生作答,这实际追求的是自主的一种表面形式。

  2、无效合作:不需要合作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比如问:鸦片战争哪一年爆发的?大家讨论一下,讨论完展示一下。这个讨论有必要吗?这个字念什么音?大家讨论一下。这些讨论有必要吗。无充分阅读,无自主思考,这就是无效合作。

  3、随意探究:没有必要探究的问题偏要探究,剑走偏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一节课在探究“今天如何当婆婆”,看起来热闹、花哨,一节课大家就“今后我们怎样当婆婆”津津乐道,而对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的很少。重过程,轻结果,反正是张三说的也对,李四说的也对,王五说的也对,最后老师不置可否,都对,你们都很好,大家鼓个掌,最终是什么,没有结果了。重活动,轻思维,课堂热热闹闹,静静的思考不见;重课外,轻课内,热衷于趣闻轶事,这样的课堂实际是无效课堂。

  4、曲解对话:话语的霸权主义严重。好学生不断的发言,差学生无权发言,这样的结果导致差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话到底,方式单一;学生只在乎发言,不在乎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交流,我们的学生上课要学会倾听,静静的听,轻易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

  5、纵容个性:传统的东西不要,谁越有个性谁越有创新,大家齐声鼓掌叫好,有时有些人为了猎奇,一味求新,甚至课堂上出现一些学生想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想说啥就说啥。比如我们一些课堂上,探讨价值观,有些学生说,钱就是好东西,我就追求钱等等,老师、学生都笑了一通,但不知可否,只感觉这些学生有创新意识。

  6、脱离文本,任意发挥。脱离教材,过多补充内容,任意曲解文本,趣闻轶事说了不少,正经严肃的话题表述不多。

  7、削弱基础:课堂上形式很热闹,花哨,结果一些基本知识、技能、素养和素质得不到落实。比如文史类课,提高学生的会话、表达能力是基本的要求,我们一些课堂上,在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少。而理工科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幻想能力、思辨能力,培养却很少,缺乏辩论争论,甚至争的不可开交的这一种局面。理越辩越明,要教给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质疑、挑战意识。

  华东师大著名教授陈玉琨先生讲:“教学不搞世界杯,教学要搞奥运会”,我们的教学应该是我们全体老师的教学,也是我们全体同学的教学,我们不是观众,我们是参与者,课堂教学不要搞成世界杯,只是若干个球星在表演,我们都在当观众,欢呼雀跃。我们要搞全民都来狂欢的奥运会,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能力的舞台,生命的池塘,让我们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Tags: 本文暂无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