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8期 总123期
庆阳六中教研室主办 2015年9月1日
编者按:
上学期,从朱校长倡导的庆阳六中“抓落实干到位”二十条工作守则和“ ‘四环节十六字’学习法”开始,我校师生团结一心,躬身实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了2015年上半年,今年高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高一招生的生源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会上,朱校长在我校《名家讲坛》上作了题为《六中现状和我们的目标任务》的报告,总结回顾了上学期完成的主要工作,分析了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一致共鸣。应广大教师之请,现将原文印发,以飨读者。
六中现状和我们的目标任务
朱永海
本期学校工作,紧紧围绕狠抓过程,注重实效,流程跟踪,全程管理的工作思路,本着彻底扭转了过去那种只求形式,不问实效,飘忽其上,伏不下身,扎不住根的虚无作风,使学校的管理实效,管理能力,管事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一、本期完成的主要工作
1、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制度约束,确保职能明确,事务到人的工作机制。制定完成了“庆阳六中抓落实干到位工作守则”“庆阳六中‘四环节十六字’学习法”,修订完善了“庆阳六中教职工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的修订,缓解了教师签到蹲班的工作压力,创设了学术单位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通过明确各层级、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赢得了全体师生的普遍好评和一致拥护。
2、建立了校级领导蹲级,中层干部包级包组, 全体教师参与值周制度,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新机制初步形成。本期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从值周领导到包级中层,从职能科室,到教辅人员,完成了从晨训到晚读,从备课到课堂,从午晚休到课外活动,从纪律卫生到学习习惯养成等全程跟踪,注重环节,流程管理的新思路,使学校管理的思路更加明确,方法操作可行,措施具体有力。本期共有190多名教师参与学校值周管理工作,其中校级领导平均值周5周,校级领导每天守校督察,为全体师生树立了榜样,其他值周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检查细心全面,从早读到晚修,从课间到课堂,事事有人查,处处有人管,使全校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3、整合教务教研资源,对准课堂发力,真正把课堂、学生抓在了手上。本期教务教研协作,安排校领导、包组干部共完成验收听课143节。教研室负责完成了我校“课堂调研听课总结”,发现了存在的7个问题,提出了6条整改意见,并通过《教研视野》全文刊发,利用备课组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还通过听评课,查教案,学风评比,看到了我校中青年教师内存的巨大潜力和优势,看到了在教师培训、骨干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突破,也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为今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找到了切点。
4、建立健全教务教研齐抓共管教师业务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本期教研室首次独立组织完成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工作,从遴选教师、组织命题、校验印刷、评卷豋分,统计复查,到最后提交 “庆阳六中中考试卷分析报告”,对试卷反映出的问题逐题逐科进行了类比分析,并给后期学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除此之外,两科室每天安排一名科室主任从早晚自习、课堂到课外活动全程进行学风检查评比。每周安排教案、作业、备课组会例行工作检查。教务处侧重课程和课堂质量监管,教研室重在质量检测和教学业务指导,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监督。本期共检查教案10次140多本,学生作业6次,学风检查120多次。
5、建立了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研修和上课候课制度,并建立健全教务教研检查考核的新机制。通过落实主体责任,教师的备课时间有了保障,业务提升有了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上课时间充分。
6、建立了班主任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制,通过例会总结上周工作,传达学校声音,安排落实下周工作任务,让班级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各个环节,提升了管理效能。
7、学生学风有了明显变化,通过每日一次的晨训,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求上进、求变化、求发展的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悄然生成。从早晚自习前的早读晚读,随处可见学生求学的身影,进步的气势和赶超的决心,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
8、群策群力,狠抓高考备考工作。针对我校特殊的校情,校长带头,准确定位高考复习的难度和深度,及时调整复习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备考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三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凝聚集体智慧,对边缘生采取人盯人战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短腿学科成绩,为今年高考成绩的稳定,人数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高考文化课上线80人,艺术生上线32人,
9、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师生创设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本期学校力承压力,想法设法解决了全体教职工的早餐问题,钱虽不多,但校领导为职工着想,为六中未来发展谋划的决心和勇气,深受师生敬佩。同时学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安排落实了对全校194名教职工的体检工作,并对各项外出培训如高三的高考研讨会,校际教学交流,教师培训等倾力支持,扩展了眼界,提振了信心。同时校工会开展的“送祝福、送温暖”活动,为八位新婚教师,八十多位过生日教师,送上了祝福发放了礼金。总务处为了方便教师就餐,对职工食堂的运作模式进行调整,改原来的由总务处管理为总务处监督下的承包模式,规整从业人员操作规范,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改善就餐环境,提高饭菜质量和水平。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办学资金40万元,教师就餐条件大为改善。
二、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主要问题。
1、生源质量差且无保障
从09年招生情况看,当年招生人数660多人,成绩从600多分,逐年下滑,400多分,300多分,至2015年前,我们只招收了全市三流、四流水平的学生,且生源结构不合理。(详情见教务处数据)尽管这样,由于没有自己的初中班,生源依然无法保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不佳。生源差则质量差,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问题学生后面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家长,且问题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更盛,对学校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这就是我们目前办学越来越困难的现实原因。
2、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课堂教学差异较大,治学风气尚未形成。
本期从听过的143节课来看,其中优秀课51节,良好72节,合格17节,不合格3节,后经过反复听评指导,顺利通过验收。通过听评课,看到了我校中青年教师内存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同时也发现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的职业责任心还未建立起来。只讲权利,不尽义务;只混工资,不讲质量。表现在上班得过且过,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丧失。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不尽心,不出力。如中考部分科目成绩与全级平均相差一二十分,总有原因。原因找见了,怎么办?怎么改?只有靠我们自己思考对策,想方设法去弥补,去改进。自己上不好课,或对课堂把握不准,为什么不去听老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的课,边学边教,也是进步之道。但就有一部分人油盐不进,我行我素。长此以往,这对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我想对你个人的发展和能否存在也是致命的。为什么我们前几年培养的、大家公认的许多很有希望的年轻人,不出三五年就没了踪影?现在成了学校的问题教师,请你们自己思考。二是学校的学术风气还未形成。教师是专技岗位,何谓“专技”?就是要有一技之长。话说白了,就是你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你的思维、方法、风格别人是无法取代的。既然扎根教坛,就需致力学问,钻教材,研教法、思学情、悟策略,就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守得住清贫。现在的实情是,教书的没时间看书,上课的没时间备课,辅导的进了教室不知道要干什么?守不住职业本分,稀里糊涂上班,随心所欲干事。回目周遭三五十,潜心读书有几人?我们平常听到的就是攒三聚五的出去喝酒唱歌,打网游,度周末,很少见到听到交流学问,这是一种危机,也是我们最大的认识误区。我们现在好多人把自己等同于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忘记了自己的职业身份。三是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我们是干什么的 ?往小里说,就是教书的!教学是工作,是职业,是你谋生的手段。没有手艺不行!也许有人认为工作到手,工资有保障,衣食无忧,只要学生不抬下,过的去就行,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可能能混得过今天,但保证混不过长远。干任何事一定牢记一个原则,要对得起良心,守得住底线。往大里说,我们都是政府选派来代表人民办教育的,我们拿着人民的俸禄,占着别人想要的职位,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和家庭,我们是有责任、有义务和担当的。全体教职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全体公职人员一定要心中有人(人民),上班干事,不能不作为,这既是政治纪律,组织要求,也是职业底线,不可触碰!时至今日,如果有人连这一点都看不明,做不到,那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糊涂蛋,工作上的撞钟人,何谈够的上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家风,校风,学风是一个家庭、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留存下来的处世原则和行为修养。呈现着一个家庭、一个团体的内涵教养和品位气质。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养成也绝非三年五载能够完成。它在吹尽黄沙始见金的等待中;也在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磨难中!所以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养成和建立,在我们全体六中人,躬身实践,追求真知,钻研学问,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行动中,在我们不加修饰的言行举止中!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体现的风格,就是学校的风格;我们为人处事的品性,会成为学校的品性;我们的治学精神和学术素养,会成为货真价实的学校实力和校风学风。所以为人师表难,要做一名让同行公认、对学校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名师更难,至少我们许多人还需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修行和历练。
3、级组实体管理,科室协调服务还未理顺,管理效能亟待提高
根据学校整体思路,今后学校的管理实行级部管理,即级部选科任教师,排课,检查评比和管理。这就要求年级组一定要承担起管理责任,深入教师,走进课堂,把从教师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自习辅导,月考抽查,质量分析,时时刻刻,牢牢抓在手上,不推诿不扯皮,谁用的人谁管,谁安排。学校考虑适当的时候,给级部一定的奖励经费,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地奖励。另外还有科室的协调服务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我们在教育教师如何进行看书学习,另一方面是我们科室管理人员不了解上级的政策法规和行政规矩,正职副职缺乏配合默契,工作推诿扯皮,不按流程办事,不按分工作为,甚至出现越级越位,不服从管理等情况,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和理顺。树立科室干事对科室负责,副主任对主任负责,科室主任对分管副校长负责,副校长对校长负责的底线不能逾越,只有这样才能协调有序,上下通畅,确保学校的政令畅通,提高管理效能。
三、学校的定位和方向
综上所述,本期我们通过全员努力,做了这么多具体详实的工作,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把学校办好!怎样才算把学校办好了,这是与我们学校的目标定位紧密联系的。庆阳六中从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是举全市之力在城市新区(南区)建一所教育教学质量与一中并驾齐驱的学校,以实现城市重心南移,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时至今日,学校的目标定位未变,也不会改变,希望大家也清楚。经过六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并未实现,且有连年下滑的趋势。好在我校的教师结构和人员组成是唯一能够鼓舞我们信心,确保具有超越一切学校的前提存在。无论是2009年刚入校时从全市选调的54名教师,还是近三四年分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从近六年的教学经历和学校培养、培训,及新课改推行三年来,你们表现出的敢于承担,乐于挑战,顽强不屈,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来看,几年来,你们中的多数人得到了成长,获得了进步,但成长不快,进步不大,有些人甚至还站不稳讲台。我早说过,对于新进的大学毕业生,5-7年以内若不能尽快成长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拓展具有全局视野的教育视角,你是很难有所大成的,至多混一个教书匠,远远达不到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担当。老师们,共同的事业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了,这既是机缘也是责任,既是同事,更要成为挚友,我们需要凝心聚力为庆阳教育事业贡献我们的才智,只有这样才能上不负组织厚望,下无愧于学生和两千多个家庭。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代表政府为人民办教育的,这份沉甸甸的担子压在这里,迫使我们全体六中人不得不想如何办好教育,做实教育,落实我们的教育责任。这也是我为什么从开学至今未敢有一日的懈怠,为什么早晨六点到校,周末住校,明查暗访,走班进舍,听课评课,慎行谨言的原因。我想大家的心情同我是一样的,全体六中人一定是与学校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的,只要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每天坚实的走好工作的每一步,伴随六中的声名鹊起,你们将于六中的辉煌一并载入史册。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为了在任期内迅速改变学校目前的办学困境和瓶颈,学校想方设法办初中,办复读班,保高一招生质量,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希望全体六中人能心往一处想,事往一处谋,同心同向,齐心协力,只要我们的生源质量逐年改善,以你们的学识和水平,以全体六中人的智慧和勤奋,我们就一定能一年一个脚印,踩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之路!
请努力吧!
(本文作者庆阳六中校长朱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