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欢迎您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管理登录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师生园地 » 教师园地 » 正文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从重温孔子及《论语》说开去

发布时间: 2014-12-09 17:24:21   作者:庆阳第六中学 龙学孝   来源: 本站原创  

 (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有一部书,你知道也好,不清楚也罢,但只要提及中华民族文化,你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个人,就是孔子;这部书,就是《论语》。

孔子,有一个形容最小的名字,却有着最深远、最广泛、最恒久的影响力。他创立的儒家体系支撑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文化,他宣扬的伦理精神内化成一个民族刚强坚毅的人文品格,他践行的教育思想已成为一个华夏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无怪乎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会议宣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由孔子智慧的灵光聚合而成的《论语》,仅有一万三千多字,实在算不得一部大书,但它却获得了国家意志的供奉、民间道义的认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诚如鲍鹏山在《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说:“《论语》关乎国家理想或理想的家国,关乎人格理想和理想的人格,甚至它还是语言范本,关乎理想的文字。”李泽厚亦在其专著《论语今读》中欲扬先抑地说:“尽管我远非钟爱此书,但它偏偏是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我至今认为,儒学(论语)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南怀瑾则在《论语别裁》中说得更直接,他说,佛学像百货店,虽然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但可逛可不逛,可买可不买;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非去不可;而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可谓句句是经典,字字皆珠玑,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两千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

孔子是为思想而生的。他的以“仁”为核心的治政思想,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的教育思想,犹如一座思想的宫殿,迄今巍峨雄伟,光芒不掩。

孔子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他初学周朝礼仪,遵从鲁国礼乐,批阅上古经典,其苦心孤诣达到了韦编三绝的程度,从而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融汇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知识。孔子学而有道,概括出“好学、为学”的方法论,主张“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的学习观。他拜圣者为师,向能者学艺,先后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学抚琴于师襄,学为官于剡子,在齐国“与太师语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他向贤达求教,也向基层学习,更重躬身践行,14年周游四方的经历就是贴近生活、走进民众、深接地气的习行过程。

孔子一辈子想搞政治,却搞得很失败。而他于礼崩乐坏的春秋自主办学,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孔子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未必恰切,说他是中国民办教育的祖师爷,庶几近之。刘汉俊在《尼山的月光——再读孔子》一文中这样写道:“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向有序;他注重对人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浊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

(二)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乃是由于他的人格风范。他总是在提倡仁面反对不仁。“仁”的化身是“君子”,孔子自己是君子的榜样,他的教育活动其实就是在培养君子。“君子”其实就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化身,承载着做人的一切积极理念,是一个理想人格的总符号。细读《论语》,孔子的“真人”形象呼之欲出。他诚实,好学;他主张改过,提倡勤勉;他为人有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追求正义公理,坚守做人底线,“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忠于他人,真诚地对别人负责;他阐述孝悌,至为深刻;他倡导礼让,“温良恭俭让”;倡导勇敢,“仁者必有勇”;他宣扬克己,“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言以蔽之,在“仁”的前提下,孔子主张个人的品格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追求尽善尽美,直至理想境界。

由凡人而成为圣人的教育家孔子,不仅响亮地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而且能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首创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两千多年来,给后世以无尽的智慧涵养。

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关键,是对弟子有全面、深刻、细致的了解和对弟子思想、学业、意趣、水平、特长的准确把握,通过仔细观察、深入谈话、发言讨论和综合分析,达到对弟子实际情况的了如指掌和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如同一弟子在不同情况下问同一问题,孔子针对不同实际给予不同答复。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再如几个弟子请教同一问题,孔子的答复会意思相反。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听了老师对相同问题却给予相反的回答,有些糊涂了,就大胆地问老师。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非常灵活,十分注意发挥弟子特长,因势利导,使之学有特色。弟子们同受“文、行、忠、信”四教,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或长于理财,或善治军赋,或善于外交,或擅于内政。同是身通六艺者,亦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正是由于孔子对弟子的全面了解,因而能用一两个字就把一位弟子的特点概括出来。譬如他评论弟子:“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师也过,商也不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等等。

孔子之因材施教卓有成效,他能栽培出72贤,与此密不可分,至今给人以启迪。

启发式教育教学法是孔子以术授人的首创之法。他提倡学思结合,引导弟子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适时地给予点拨、启发和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先进》)。朱熹释作:“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为开其意;发,为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这是说,只有弟子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经过独立思考,但又想不通、表达不清楚时,才给予启发,亦即“开其意”、“达其辞”。这种在弟子具有强烈求知欲、积极主动思维状态下进行教育的方法,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孔子还教弟子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杨伯峻释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亦即不代替学生思考,而是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以锻炼由此及彼的推理判断能力。由于孔子善于启发诱导,有时弟子反过来启发了孔子。如子夏问《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要表达何意,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子夏由此类比到仁与礼的先后关系上,就问“礼后乎?”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夸赞子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论语》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为弟子所称道,尤其颜回体会最深。他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还有像《论语·先进》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亦是启发诱导之范例。

启发式教育教学法上下几千年,经久而不衰,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指出:“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取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不仅显示出其源远流长的生命力,而且表明其具有权威的原则性,因而它是我们研究和规范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准则。

(三)

今年是我国设立教师节30周年,也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在这两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满怀深情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并详细阐述了好老师应该具有四方面特质,即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教师是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而教师从事的教育则是事业,“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久前看到一篇题为《教育要把“人”找回来》的短文,其中说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育终极目的就是‘人的教育’,教一个大写的‘人’,育一个完整的‘人’——知识与能力之外,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善良的品性,一样重要。与他人相处时,学会尊重他人,负起个人责任,具有公平意识、值得他人信赖、关心公共事务、承担公民责任等等,这些都是EQ而非IQ。”无独有偶,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在《学校的骄傲》一文中,介绍了德国法兰克福一所与政府打了几年官司得以幸存的很另类的学校——自由学校,该校一共有50个学生,年龄分别在3岁到13岁之间,其教育宗旨是:反对权威,提倡独立思考。不分班,没有固定的课程。学什么,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怎么学,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师生平等,学玩结合,没有作息时间表,没有分数,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习他想学的东西,学期结束时,家长会收到一封很长的信,那是老师对孩子的一个学期的评价。该校招生对象是3岁到6岁的孩子,到13岁时,再进入正常学校去学习。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当电视台主持人向该校创始人反复委婉地提问时,他回避了诸如“什么奖”、“从事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却很安静地回答说,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善良的、有能力养家糊口的纳税人。作者为此感慨系之,说能培养出这样的公民,不正是学校的骄傲吗?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培养合格公民,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还是当作要把“人”找回来的事业,当引起每个从教者深长思之。

习近平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阐述,说明一个好老师既要是经师,更应是人师。他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在这方面,孔子堪称以道育人、以德化人的典范。整部《论语》中,扑面而来的是孔子把人当作人的平民情怀和君子风范。《论语·述而》中孔子自谦地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实,这正是孔子一生的真实写照。孔子自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孔子真正达到了无处不学的地步,正如子贡所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而且是“活到老、学到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孔子之“诲人不倦”,则是对弟子无所隐瞒,因而赢得弟子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后,弟子们结庐而居,为他守孝三年,子贡则守了6年,师生亲密的程度胜于父子。缘于“学而不厌”,使孔子由凡人而成为圣人;缘于“诲人不倦”,使孔子由私塾先生而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态度决定一切,信然。毛泽东曾教导我们:“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当下,要做一个好老师,就先从这八个字做起。

习近平在引用陶行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的话后说:“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可见,学习之于老师,是终身之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热情,坚持改革、奉献、求真、创新,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直至形成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学习是成功的秘诀,学习是进步的动力,“学而不厌”是你拥有一潭水的捷径。日前,《甘肃日报》以《让教育回归本真》为题,报道了庆阳市涵养教育生态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教师“反思”式学习机制的形成,可以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我们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分子,当乘势而上,从改变自己开始,进而改变学生,改变学校。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然,“诲人不倦”还要有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责任担当和尊重、理解、宽容的大情怀,其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每一个教师应汲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有教无类就是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因材施教的核心首先是全面地了解学生,其次是分别激励,再次是补偏救弊。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存在差异的学生,要求我们必须从差异入手,因人施教。启发诱导的关键在于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时下一些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花样迭出,热闹非凡,但只是在浅层次上徘徊,缺乏教师的启发性指导。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课文可分几段?”学生甲回答“可分六段”,老师摇摇头,又问“有没有不同意见?”乙回答“分四段”,老师又摇摇头,这时大家一起回答“分五段!”老师高兴地说“完全正确!”像这样用了提问的方式却没有“问题性”的例子,违背了启发的原则,误用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是一门艺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应当以引导学生成人为第一要务,以发展人性 、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旨归,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人性美好、人格健全、人生幸福。“教育是农业”(叶圣陶语),因而我们“必须以农人俯身的姿态,以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卢化栋语)。套用毛泽东说过的话,广大教师能坚持做到“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就一定能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Tags: 本文暂无Tags!